虚者虚之①,疑中生疑②;刚柔之际③,奇而复奇④。
①虚者虚之:第一个虚字,空虚,与实相对,指军事力量不敌对方。第二个虚字,动词,显示虚弱的样子。全句意为:劣势的军队面临强敌,却还故意显示空虚。
②疑中生疑:第一个疑字,可疑的形势。第二个疑字,怀疑。意为面对可疑的形势更产生了怀疑。
③刚柔之际:这里是指,敌我双方悬殊的时刻。
④奇而复奇:奇妙之中更加奇妙。
【译文】
本来兵力空虚,又故意把空虚的样子显示在敌人面前。使敌人不知底细,怀疑我有实力。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,采用这种计谋,显得更加奇妙。
【战例】
北宋真宗年间,马知节做延州的知州。有一年元宵节,派出去侦察的士卒回来禀报说:边寇的大队人马正向延州开来。马知节心想:城内军民正准备过节,如果听到这个消息,一定会混乱不堪。再就是自己的兵马太少,不足以抗敌,怎么办呢?想着想着,他忽然眼前一亮,立即有了应对的办法。
马知节首先命令大开城门,然后张灯结彩,大摆宴席,全军上下与民同乐,共度佳节。将士们看到知州如此镇定自若,知道定有破敌良策,军心稳定,行动有序。城中百姓见如此情形,也都安心过节。
边寇来到城下,见城门大开,城中百姓正欢天喜地过佳节,猜疑城内有重兵埋伏,认为此次进犯不是时候,便主动地撤走了。
1941年10月,日军对山西沁源地区实行了“铁壁合围”的大扫荡。战斗整整进行了两天两夜,我太岳军区领导机关强行突围出去。但是,“决死纵队”第59团团长胡兆祺和百余名战士不幸被日军俘虏。
日军得知捉到了赫赫有名的“大共产党”胡兆祺,欣喜若狂,但他们不认识胡兆祺,于是挨个审讯被俘的战士,想弄清谁是胡兆祺。但战士们任凭敌人打骂,就是不吐口。日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,常在半夜时突然打开监狱大门大喊:“胡兆祺,站出来,放你出去!”当然,无人理睬敌人的这个把戏。
这个情况很快被我情报人员探知。太岳军区政委薄一波和军区党委书记安子文商量后,决定来个“空棺计”,使胡兆祺暂时脱离危险。
这一天,薄一波主持了声势浩大的悼念胡兆祺及其他阵亡将士的大会。追悼大会后,薄一波和安子文臂戴黑纱,胸佩白花,走在送葬队伍的前面。身穿灰军衣的决死队战士们抬着一具黑色的棺材,几个妇女扶着悲恸欲绝的胡妻走在队伍后面。安葬仪式结束后,还为胡兆祺及其他阵亡将士立了一块纪念碑。
日军的暗探很快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日军指挥官。日军指挥官确信胡兆祺已死,便下令不再追查了。后来,在日军防备放松时,胡兆祺被我军营救出来。
西汉时期,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,不断兴兵进犯中原。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,抵挡匈奴南进。
一天,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,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,宦官受伤逃回。李广大怒,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。一直追了几十里地,终于追上,杀了两名,活捉一名,正准备回营时,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。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,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,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,不敢贸然攻击,急忙上山摆开阵势,观察动静。
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。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:“我们只有百余骑,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。如果我们逃跑,匈奴肯会追杀我们。如果我们按兵不动,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,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。现在,我们继续前进。”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,李广下令:“全体下马休息。”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,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,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。
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,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。李广立即命令上马,冲杀过去,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。然后又回到原地,继续休息。
匈奴部将见此情形,更加恐慌,料定李广胸有成竹,附近定有伏兵。天黑以后,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。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,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。
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。
明孝宗时,孔镛任田州知府。上任后的第三天,州内的军队到别处执行任务去了,只留下一座空城。当地的峒族山民得到这个消息,马上聚集在一起拿着刀枪包围了田州城。
众人惊慌失措地关起城门,下决心死守几天。可孔镛却说:“把城门打开!”有人劝他说:“大人,峒族山民是十足的野人,他们不知道什么空城计,你只要一开城门,他们就会杀进来。”孔镛不慌不忙地说:“把门打开,我要出去和他们谈,我要以皇上的恩威与孔孟之道来劝导他们。”众人一听全都哭笑不得,心想这个迂腐的知府老爷怕是死定了。
城门打开了,孔镛带着几个随从骑马走了出来。峒族首领喝道:“你是什么人,还不下马受死!”孔镛镇定中带着威严:“我是新来的知府,我正要到你们的山寨视察,还不前头带路。”
以前的知府不关心峒族人的生活疾苦,从来没去过峒族山寨。峒族首领听说孔镛要去山寨,便欣然应允了。
来到山寨,孔镛一屁股坐在中间的座位上,厉声喝道:“无礼之辈,还不跪下!”首领不服气地说:“区区知府,竟敢向我们发号施令!”孔镛说:“我是你们的父母官孔知府,有责任管教你们。”
有人问:“您可是孔圣人的后代?”孔镛回答:“敝人正是孔圣人的子孙。”众人一听,对孔镛肃然起敬。孔镛接着说:“我知道你们本是良民,因饥饿所致入城抢夺。现在我来做你们的父母官,把粮食和布匹分发给你们。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话,一意孤行,我就派官兵兴师问罪了!”
峒族山民聚众闹事目的就是为了抢粮食和布匹,现在听说知府大人可以无偿供给他们,纷纷表示不再造反,诚心悔过。峒族首领安排孔镛在山寨住了一个晚上。第二天,孔镛带领他们来到田州城下,叫城上的士兵丢下粮食和布匹。峒族山民扛着粮帛,兴高采烈地返回山寨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前南斯拉夫。铁托领导的前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了解放军和游击队。前南斯拉夫军队充分发挥灵活、快速、机动的特点,给德军以重创,使德军疲于奔命。
1942年4月,德国集合了几个德国师、几个意大利师和几个前南傀儡军队师,全力进攻前南斯拉夫解放军最高司令部所在地——东波斯尼亚解放区。德军包围了东波斯尼亚解放区,企图摧毁前南斯拉夫解放军最高司令部。
铁托制定了巧妙的战略方针,他没有倾所有兵力保卫和死守东波斯尼亚解放区,而是将这个解放区让出来。撤出来的解放军主力行至中、西波斯尼亚一带,突然掉头反攻。刚刚进入东波斯尼亚的德军措手不及,被打得狼狈不堪。解放军还游动到萨拉热窝和杜勃罗夫尼克之间,毁坏70多公里的铁路,切断了进攻之敌与后续部队的联系。最后,德军妄图攻占东波斯尼亚的计划落空了。
铁托主动让出东波斯尼亚解放区,唱空城计,目的是诱敌深入,找机会袭击敌人,一点点地蚕食敌人。试想,如果不是采取这种灵活战术,而是一味地死守,不仅伤亡惨重,而且未必能守住东波斯尼亚解放区。